1978--2018,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波澜壮阔,华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坚定信念,奋勇向前。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40年戮力同心,沧海桑田;40年不屈不挠,地覆天翻。创造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勤劳智慧的滨州人民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伟大的民族基因,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和国的名片上,刻下了自豪的滨州印迹。
渤海之滨,黄河之州,九河尾闾。
滨州,因水得名。
治水,用水,兴水,亲水,历史的车轮一步步向前迈进。
新世纪,“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十年“林水会战”……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今,带着全市人民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滨州,又开始向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发起挑战。这,顺应的是人民期待,彰显的是执政担当。
滨州中海水利风景区---徐志强 摄
2014年5月,滨州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2018年8月,滨州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技术评估。
河湖成网,碧水绿荫,人水相亲……
短短几年,百姓兴水之梦从蓝图变为现实。
究竟有哪些盛名之下的盛情盛事?往下看——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徐志强摄
滨州生态文明建设,以水破题。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突出位置,进行了系统战略部署。水,作为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对于滨州这座因水得名、因水而兴的城市来说,当属重中之重。
何为水生态文明?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良。
方向已明,纲举目张。
在这场关乎人民福祉、生态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中,滨州人责无旁贷,自我加压,开启了治水兴水的征程。
虽然经过多年生态水利和城市水利建设,在改善水环境、治理水污染、维系水生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滨州人清醒地认识到,滨州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对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打造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基于此,滨州向国家申请全国水生态建设的试点。
2014年5月19日,水利部将滨州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好消息传来,必是欢欣鼓舞。
市政府马不停蹄,指示设计部门编制了《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2014年12月,《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审查。
方案要求,滨州将以全市域9600平方公里为规划总范围,重点打造中心城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农村风貌,着力打造“水土相宜、河海共融、产兴物丰、城润乡秀”的水生态建设目标,把滨州建设为盐碱地上的水生态文明典范,为全省提供借鉴和示范。
试点建设期为2015年至2017;巩固提升期为2018年至2020年。
紧锣密鼓,井然有序。
2015年初,滨州协调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动员会议,印发了《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面向未来,八方联动,每一滴微小的水珠,都将汇成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大潮。
2016年滨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有两件和水利有关——
发展节水灌溉。投资1亿元,完成农田节水灌溉12万亩,让群众省钱、省水、省工、省心。
清水入城。建设市城区水系沉沙池,6月底实现清水入河入湖入城,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
字字玑珠,掷地有声。
2017年,小开河湿地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再添新彩。
还是在这一年,滨州河长制全面实施。滨州,在全省第一个实行了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河长的工作机制,27名市级干部任市级河道河长,分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协同部署相关工作,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
河湖健康,一头连着政府的公信力,一头连着百姓的心。河长制犹如一棵新苗,正在鲁北大地上快速生根、发芽、成长,6000余名河长正如一个个节点不断延伸连结,织就成滨州水网之上的又一层保护网。
今年,滨州政府工作报告又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列入民生实事。实施城区水系提升工程:实施中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南环河西段治理、北环河贯通等工程,实现环城水系贯通,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加速的五年,这是砥砺奋进的五年。
期间,完成投资108.8亿元。这一数据,足以体现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滨州市、县两级始终以最严格的制度、最负责任的态度和最坚定的行动,在中央“令旗”指引之下,坚持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的整体性,“举棋落子”于滨州的碧水清泉之间。
精诚所至,水到渠成。
今年8月8日,水利部组织专家来到滨州,对试点开展技术评估。严肃、严谨、严苛的专家组经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质询评议、现场评分,一致认为,滨州的试点建设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富有特色性和独创性的经验,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具备了行政验收的条件,
滨州通过了“国检”!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工业企业减污措施、水源地保护、河道水质提升等措施,提升了滨州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健康水平和环境满意度,在试点期,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92%。
滨州,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潮涌动,风生水起。是时候晒晒成绩了。
期间,滨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变过去粗放式静态管理为精细化动态管理。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现状0.58提高到了0.6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9立方米。
建设水生态文明,必须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滨州人早已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作为典型的引黄灌区,引黄必引沙,引沙必淤积。然而,滨州却展现出了一幅水清绿浓的生态美景,这是坚持水利工程生态化理念结出的硕果。
在黄河大堤张肖堂引黄闸,滚滚河水裹泥沙而来,在沉沙池沉淀变清后,分别被引入城区各河道、湖泊,实现了“清水入城”;166公顷的小开河湿地公园中鸟鸣林间,鱼虾浅游,苇菖茂密,2017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被誉为滨州名片的“四环五海”工程中,由秦皇河、码堡沟、张肖堂干渠、西沙河、新立河、秦台河和朝阳河等形成的环城水系都从城区景观河道升级为近生态型河道,东、西、南、北、中“五海”既承担着城区饮用水水源或工农业供水功能,又以其怡人的景观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前来休闲游玩……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有机统一。
期间,滨州投资2000万元在滨城区建设了一座净水厂,新增供水人口17.98万;新建沾化区毛家洼水库检测中心、滨州城乡公共供水水质检测中心,提升7处饮水水质检测中心;升级改造无棣县、沾化区、北海新区城乡供水系统;对全市14座平原水库、4处地下水水源地和5处引黄干渠等饮用水源地实施物理和生物隔离防护,实现水库库区监控全覆盖。
新立河
至此,全市建立起了“外引内蓄、库河相联、多源互补、城乡一体”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形成了多水源联合配置格局。
节水新模式,请看阳信示范。
2017年12月20日,全省农村水利观摩会议在滨州市召开,在阳信县金阳街道智慧节水灌溉观摩现场,农民只需用手机轻松遥控,哗哗的流水就能流入田地。
“农民只需一张IC卡,就能实现轻松浇地,既省力、省心、省时,又省水、省电。”主导发明者阳信县金阳街道办张磊向参观者介绍。经测算,利用这种智能灌溉系统亩次用水量大约由80立方米降到60立方米,浇地费用由每亩30—50元降到15—20元。全市已完成推广建设面积45万余亩,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35万亩。
2017年,阳信县“小单元全智能灌溉系统+政府主导公司经营村级服务”节水新模式成为全国节水示范,有效解决了节水灌溉、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等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的难题。
“忆先贤沐雨栉风治水安邦共创千秋伟业,勖后辈尽心竭力建功兴国同书万代宏图”——滨州水利文化馆的这幅大门楹联,把人们引入了浓厚的水文化殿堂。
在滨州,典型引黄灌区的生态化和人文化建设工程,“四环五海”的“天地人水情”设计主题,以及点缀城区的“黄河魂”“天圆地方”“南海观音”等文化元素,无不孕育着滨州独有的水生态文明意识。
近年来,滨州充分挖掘黄河水文化遗产,新增国家水利风景区8处,省级水利风景区8处,全市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达到12处。
滨州黄河岛湿地公园--徐志强 摄
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治水兴水,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祝福滨州,从此,您又添了一个城市名片!
|